服装网

生命护航万米高空,医护合力上演 “空中急救”

2025-05-21 10:05:00

5月17日,在南航CZ3136天津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在万米高空紧张展开。当班机组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经过70分钟的紧急救治,成功稳定了突发急症旅客的病情,最终航班平安降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旅客的后续治疗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23时35分许,飞机进入平飞阶段约1小时,乘务员敏锐地注意到38K座的旅客莫先生面色苍白如纸,双手紧紧捂住胸口,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额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呼吸急促且频率每分钟超过30次,意识也开始变得模糊。凭借丰富的经验,乘务员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迅速上前询问,得知该旅客有心脏疾病及低血钾病史,此次是独自出差。

"我是内科医生,让我来看看!" 坐在后一排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医师肖磊听到动静后,立即解开安全带,快步冲到莫先生身边,向乘务员表明身份,马上并对乘客进行了检查。随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护士张晓杰也闻讯赶来,主动加入到救援行列中。两位医护人员与机组人员迅速组成了临时救援小组,一场紧张有序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乘务员以最快的速度取来应急医疗箱和氧气瓶;肖磊熟练地拿起听诊器和血压计,对莫先生进行专业的身体评估,随即给予面罩给氧,张晓杰和乘务人员小心地将莫先生调整为平卧位,并垫高其下肢,以改善血液循环。乘务组还协调周边旅客,疏散出一片临时救治空间,并调节客舱温度,为张先生创造更好的救治环境。随着高浓度氧气的持续输入,张先生的脸色逐渐红润了,但四肢的抽搐仍未停止。

肖磊向乘务长建议,需要密切监护和电解质补充。然而,在万米高空上,医疗设备有限,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临时的医护团队没有气馁,他们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监护:每2分钟交替监测张先生的脉搏和呼吸,每5分钟仔细记录他的意识状态及血压。考虑到莫先生有低钾血症,在没有专业补钾药物的情况下,他们想到用橙汁来应急补钾,同时张晓杰护士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为莫先生进行穴位按摩,以缓解肌肉痉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00时40分,当飞机开始下降高度时,大家惊喜地发现莫先生的意识模糊状况有所改善,抽搐的频率也明显降低。乘务组特意安排了一名乘务员,全程陪伴在莫先生身边,轻声安慰,给予他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01时15分,航班平稳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早已在停机坪等候的急救人员迅速登机,将莫先生接走转运至医院。经医院检查及治疗,目前身体已无大碍,幸亏在空中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任何医生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的。”肖磊表示。

文|记者 张闻 通讯员 佛山妇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