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网

机器人“绣花”?看中国战队“毫米级”操作

2025-08-10 23:01:00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开幕,此次比赛中,有多个涉及工厂、仓储等场景类的赛项,参加这类比赛的队伍准备得如何?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走进广东一家参赛队伍的调试现场看看。

工厂场景拼应用

参赛队伍积极准备

在领智战队备赛现场,记者看到,工厂场景下的物料搬运和物料整理将分别由领珑机器人和磐石机器人完成。

由于机器人起终点活动范围被规定在直径1米的圆形区域,研发人员决定为它们安装自研轮式底盘,通过头部的激光雷达实时捕捉动作位置,加上双臂协同作业,实现整个工序动作的完成。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余雷:这是根据我们的应用场景开发的一个轮式底盘的机器人。机器人可以经过规划后,在狭窄的区域或者是空旷的区域,能够实现避障或者原地自转。

根据赛制要求,物料整理竞技要求机器人将两个物料箱中的33个物料码放整齐。在物料搬运场景的竞技中,机器人需要将5公斤物料箱移动、放置到高低不同的货架上。参赛队伍根据不同的比赛要求对机器人进行了专门设计和调试。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机械设计工程师 张治伟:这是我们根据赛制要求做的三维设计初稿,它可以进行动态模拟效果,过程中我们根据箱体的尺寸可以调整大小。

据了解,该企业刚刚完成从消费电子精密制造向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开发的转型,成熟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刚好成了一处很好的训练场地。

机械臂将原始的灰色哑光汽车配件放入机械舱中,精密的刀头会对整个零件进行雕刻,待到成品完成后,再由机械臂抓取,整齐码放在盘子上,这就是场景在模拟的一个实际应用。

仓储中心场景难度升级

要求操作更精细

除了工厂场景外,其实这支战队还派出了一位机器人参与“仓储中心场景——混料分拣技能竞技”,这项比赛也被认为是场景赛中最具难点的项目之一,难点在哪呢?继续来看记者的报道。

混料分拣竞技设置了3个任务难度级别,分别分拣出黄色绝缘胶带、最短的波纹管、更细的线束混料,三种任务从颜色、长度到导线横截面积,难度不断升级。为了更好进行训练,研发人员特意在研发中心还原搭建了比赛场景。

要想在15分钟内,进行三次难度逐级加大的分拣工作,机器人机械臂的精度尤为关键。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余雷:我们跟一些视觉纠偏的公司合作,得到一个稳定的位置。这个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激光标定的过程,绝对精度在0.1毫米,这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工业应用。

目前,参赛机器人所有的软硬件设施已经完成,并能够在15分钟限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视觉应用团队和硬件开发团队正紧密配合,对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做进一步优化。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余雷:此次赛事实际上是全球首个全维度的人形机器人比赛的赛事,我们内部也想跟同行进行学习。未来我们能够智能生产,为提供高效的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做准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胜东 邵薇 赵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