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杨蝶
随着经营业绩稳步攀升,四川长虹(600839.SH)对未来充满信心,启动股份回购计划。
5月8日晚间,四川长虹发布公告称,拟以2.5亿元至5亿元自有资金和/或自筹资金,以不超过14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此举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从四川走向全球的消费电子巨头,四川长虹不断强化竞争优势,推动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连续四年保持增长,增幅超过14.5倍。
四川长虹坚持创新驱动,公司年度研发费用长期在20亿元之上,最近四年累计投入87.51亿元,驱动公司向全球化、综合型科技企业集团发展。
拟最高耗资5亿回购股份
四川长虹推出大手笔回购计划。
最新公告显示,四川长虹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和/或自筹资金(含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等),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票。回购金额不低于2.5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4元/股。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若未能在36个月内完成转让,将予以注销。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四川长虹继在2006年定向回购后,时隔19年再度开启股份回购。四川长虹称,本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K线图显示,截至5月9日收盘,四川长虹股价报10.98元/股,涨幅为0.18%,过去一个月累计涨幅达17.56%。公司本次回购价格上限14元/股,较现价高出27.74%,显示出一定诚意。
从资金来看,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四川长虹账面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249.1亿元、17.46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39.7亿元、21.59亿元。可见,四川长虹在手资金充足,本次回购对公司财务影响较小。
净利连续四年增长
四川长虹开展回购股份计划的背后,是其经营稳中向好。
资料显示,四川长虹前身始创于1958年,于1994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彩电立业、兴业,到如今的信息电子相关多元拓展,四川长虹已成为集智能家电、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ICT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全球化、综合型科技企业集团。
2020年,四川长虹营业收入为944.5亿元,净利润为4537万元。到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1037亿元,净利润达7.04亿元。近四年来,公司净利润保持增长,四年增幅超过14.5倍。
2025年第一季度,四川长虹业绩延续稳增态势,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68.4亿元、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9%、96.68%。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向好离不开其持续强化自主创新,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四川长虹的年度研发费用长期超过20亿元规模,2021年至2024年研发支出合计达87.5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其研发费用为5.56亿元,同比增加22.76%。
不断创新的产品换来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据四川长虹在2024年年报中介绍,公司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2亿多用户提供服务。电视业务方面,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公司产品国内全渠道零售量位于国内前列;出口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持续保持行业前三水平。冰箱冰柜压缩机业务方面,公司旗下的长虹华意是全球最大的冰箱(柜)压缩机企业,产品远销全球50个国家、300多家冰箱企业。
2024年,四川长虹电视业务营收为160.37亿元,同比增长10.27%,营收占比15.46%;冰箱(柜)业务营收为101.94亿元,同比增长5.53%,营收占比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