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南方眼谷工作推进会暨南方眼谷(南海园)揭牌活动在三龙湾数智科创园举行。聚焦视觉科学与医工融合,华南理工大学许言午教授团队、智眸医疗、辰科医疗、睛灵视界4个项目现场签约,3个创新项目推介,为南海构建“一核两区一集群”产业生态注入新活力。
南方眼谷(南海园)揭牌,标志着南海眼健康产业创新迈出重要一步。以眼科医疗器械和视觉科技为切口,南海正推动“眼‑牙‑骨‑美‑康”跨链融合,强化“BT(生物技术)+IT(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大湾区眼健康产业新生态。
规划先行,构建眼健康全产业链园区
自全市“南方健康五谷”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南海积极推进南方眼谷(南海园)的建设工作,明确“以应用聚资源,以科创强产业,以龙头促延链”的发展路径,旨在打造集研发、转化、生产、应用于一体的眼健康科技产业集群。
根据规划,南方眼谷(南海园)聚焦眼科核心器件、工业视觉、AI辅助诊断、智能视觉设备四大方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依托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资源,南方眼谷(南海园)构造“一核两区一集群”的空间布局。
“一核”是以三龙湾数智科创园为核心,承接南方眼谷项目招引;“两区”是将季华实验室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基地、香港科技大学佛山成果转化中心作为南方眼谷的研发中试成果转化服务区。“一集群”是围绕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发挥区域优势,加快人才、科技、产业集聚,打造有利于眼健康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创新生态。

活动现场举行南方眼谷(南海园)揭牌仪式,将引导眼健康产业集聚在三龙湾国家科创合作区发展,抱团壮大南海眼健康产业的实力。
据悉,南方眼谷(南海园)将通过南海科创平台支撑、全方位科技服务、政策支持,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将对创新创业团队政策给予创业团队最高1000万的资金扶持;对参与“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的科研成果转化企业,给予最高5000万的政策支持。
此外,南海天使科创基金将联动产业投资基金、新动能基金及创投小镇金融资源,构建起“补投贷保”一体化科技金融生态链,为南方眼谷(南海园)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项目签约,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
活动上,华南理工大学许言午教授团队、智眸医疗、辰科医疗、睛灵视界等4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落户南海,涵盖老年眼心脑疾病筛查、超广角眼底AI分析、眼视光数字化解决方案、视觉训练与康复等多个前沿领域。
这些项目不仅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更具备明确的产业化路径和临床应用前景,是南方眼谷(南海园)打造“研-产-用”闭环生态的重要基石。

在项目推介环节,两大“明星”项目登台路演。华南理工大学许言午教授团队带来的“基于医疗多模态数据的老年眼心脑疾病筛查设备”,通过一次无创眼底成像,即可同步评估黄斑病变、冠状动脉钙化、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老年高发疾病风险。该项目融合多模态影像、AI算法与大数据模型,具有“多病种、一体化、无创、低成本”四大优势,特别适用于社区医院、体检中心与养老机构,助力实现“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目标。

另一重点项目来自广东麦特维逊医学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周辉博士团队,其研发的飞秒激光白内障(老花眼)手术治疗仪已完成注册样机生产,并进入检验阶段。该设备将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完全自主掌握该设备成套核心技术的国家,实现我国在该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带来的医工融合项目,强调临床需求与工程技术结合的创新模式。作为佛山地区重要的眼科临床中心,该院将开放临床资源,与南方眼谷(南海园)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推动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的无缝衔接,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一线。
随后进行的学术讲座环节,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金梅、广东省医学影像智能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区初斌博士、南海爱尔眼科院长晏世刚三位专家分别从人工智能在眼科协同诊疗中的突破与探索、“AI+国产设备+云计算”驱动眼健康产业发展、眼科健康事业与眼健康产业互融分享最新进展,强化了南方眼谷(南海园)“产-学-研-医”四位一体的生态系统。
活动现场,南海区区长王勇围绕眼谷健康产业发展,从“五度”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包括——统筹健康事业产业有高度:要以最高战略站位和长远发展眼光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协同创新健康产品和服务有力度:健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创新,需建立创新联盟,强化企业与医生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合作,政府则要搭建完善的机制提供支撑;提高企业和科研机构品牌知名度: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群众健康需求,让品牌建设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保持部门监管和协会自律的契合度:监管部门要坚持严格监管提升监管效率,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建设,推动行业标准提升;增进消费群体和业界的信任度:各类平台要切实做好健康产业科普工作,增强消费群体与业界之间的信任。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 通讯员马霭琳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屠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