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网

肇庆封开:“渔光互补”迎来首次分红,5万尾虾苗赋能“新望益”

2025-07-13 16:35:00

“仅去年6个月就为新圩村集体增加收入4.3万多元,现在又实施‘新望益光伏+罗氏沼虾’养殖项目将大大提高村集体收入!”7月8日下午5时,肇庆封开县金装镇新圩、望高、民益的3个村委会的光伏发电项目在新圩村举行了2024年首次分红,累计达12.48万元;为“新望益渔光互补”项目投放5万尾虾苗。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首次分红现场 黄瑛居 摄

炎热的夏日,走进封开县金装镇的田野,深蓝色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不仅是吸收光热、输送清洁电力的能源基地,更是新圩、望高、民益等3个村委会村民手中的“阳光存折”。这是由财政部广东监管局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驻封开县金装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通过党建引领,精心推动三村抱团共建的“新望益”联村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为每个村集体带来年均超12万元的稳定收益的生动样板。

“新望益渔光互补”项目基地一角 黄瑛居 摄

第二批工作队队长何剑萍说,曾经这里村集体增收乏力、后劲不足,以及面对“渔光互补”(板上发电、板下养殖)这一新兴产业可能带来的土地资源协调、村民认知不足等难题,我们按照第一批工作队孙莉、胡俊两任队长以及原驻新圩村第一书记程江平发展思路,会同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派驻队员李月华和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驻新圩村第一书记王伟杰一起深入调研政策与资源禀赋(水域、光照、电网),科学论证项目可行性,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三村“两委”在党组织引领下精诚合作,将项目定位为打破村界、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联村共建典范。

项目启动伊始,便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骨干党员组成的攻坚小组。党员率先学习项目知识,统一思想,成为坚定的宣传员和排头兵。面对部分村民对项目选址、收益模式和环境影响的疑虑,三村党组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并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多个小分队,发扬“铁脚板”精神,对涉及的46户220个村民挨家挨户耐心讲解项目原理、环保措施、预期收益(土地租金、集体分红、就业机会),真诚倾听村民诉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化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村民利益。新圩村党支部书记叶丽芬带头签约,随后,村干部、党员也纷纷响应,赢得了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为项目顺利落地扫清了障碍。

据了解,项目建设地点为新圩村委会三组坑塘,土地使用权为新圩、望高、民益等3个村委会联合合作社租赁使用。已在坑塘水面架设6-8米高跨光伏发电装置,总标称功率730kWp,设计年发电量839,500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2512.399吨,减排二氧化碳5,538吨,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坑塘水域继续进行水产生态养殖。通过社会公益基金捐赠一部分资金,联合新圩、望高、民益等3个村委会出资一部分资金,形成项目总投资340万元。与此同时,新圩、望高、民益等3个村委会共同成立“新望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由望高村支书袁怡操为法人。

“三个行政村已约定,每年从光伏发电项目收益中提取10%作为光伏发电装置运行维护费用和土地租赁费用;剩余的90%收益按出资比例分配给望高、新圩、民益等3个村委会作为村集体收益(望高、新圩各占35%,民益占30%),推进三个行政村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尤其是望高、新圩村从自有收益中提取10%作为防返贫专项监测费用。”王伟杰说,这是该项目最大的亮点。

项目于2024年1月22日动工兴建,2024年6月20日正式并网发电至2024年12月31日,6个月共发电346,159.27度,收益138775.25元(税后),其中7月份发电量为69650度,收入3.1万元(税后收入2.8万元)。

面对传统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困境,封开县金装镇党委、镇政府,工作队以校地合作、科技下乡、破解技术瓶颈,主动对接华南师范大学技术团队,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渔光互补”2.0升级提供硬核支撑;华南师范大学免费提供5万尾优质罗氏沼虾苗及专用饲料,从源头保障养殖品质;创新采用“轮捕轮收”生态养殖模式,预计年产量达1500斤,按保底价30元/斤计算,预期收益4.5万元,为村集体再添“活水”。华南师范大学技术团队有关负责人说道,“华南师范大学技术团队搭建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溶氧量等关键指标;党员骨干组织养殖户定期参加线上技术培训,通过手机APP即可接受专家远程指导,彻底打破“经验养殖”局限,这是破解养殖罗氏沼虾苗技术瓶颈所在!”

光伏板为虾苗遮阳降温,大幅降低病害率;虾池水体反光提升光伏发电效率3%-5%,真正实现“阳光双收、生态循环”。“以前养虾靠天吃饭,现在有华师专家‘云指导’,虾苗成活率高了,产量也稳了!”封开县金装镇民益村养殖户陈叔感叹道。

封开县金装镇党委书记侯志光表示,罗氏沼虾养殖预计年收益4.5万元,未来可推广至全部50亩水域,年产值有望突破20万元,成为集体经济的“第二支柱”。

在采访中,看到板上发电就像村民手中的“阳光存折”。项目盘活了望高、新圩、民益等3个村委会的闲置池塘资源,将缕缕阳光转化为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输送,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并网一年来,年发电收益近34万元,年均每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依托这份“阳光收入”,三村首次实现集体分红,村民账户数字切实增长,村内公共设施改善有了坚实底气,共享发展成果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晒着太阳,村里就能增收,家家户户都受益,这日子真有奔头!”民益村党支部书记卢巨奇拿着分红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板下生财,“金豆子”孕育新希望。阳光的馈赠不止于发电。在党组织引领下,三村创新探索“渔光互补”模式,将目光投向光伏板下的荫凉水域——引入高价值淡水虾养殖。光伏板有效遮挡夏日强光,为虾苗创造了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降低了病害风险。虾农们惊喜发现,“阳光庇护所”下的虾苗活力足、长势好。这一模式巧妙实现了“一地两用,阳光双收”,水面反光甚至能小幅提升发电效率,形成良性循环。池塘中肥美的虾,正成为三村增收致富的又一颗“金豆子”,为集体和养殖户开辟了可持续的新增长点。

“新望益”项目不仅是成功的光伏项目,更是金装镇党建引领下探索乡村联合振兴新路径的标杆。

“由驻镇工作队精心推动的‘新望益’项目,是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结出硕果的创新举措!”王伟杰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党建共建,拓展的“板下养虾”模式,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努力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生金、阳光双收”,让村民更多享受“新望益”。

文、图 | 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黄瑛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