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网

超五千款产品亮相世界无人机大会,高空清洗“蜘蛛人”吸睛

2025-05-24 14:48:00

南都讯 随着技术的持续演进,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也持续开辟出全新的赛道。5月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上,可替代“蜘蛛人”的空中清洗无人机、eVTOL载人飞行器、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车、智慧机器人等5000多款产业相关新产品集中展示。

无人机长出柔韧关节,解锁高空接触式清洗

从协助城市基础设施的细致巡检,到助力高效快捷的物流运输服务;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到灾害来临前的精准预警……记者在展会上看到,低空经济的应用范畴正不断突破,正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

低空经济的场景化落地,背后驱动力不仅源于技术创新带来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政策层面释放的显著红利,更在于市场需求与产业链协同效应之间形成的深度耦合机制。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超高层建筑、光伏电站等高空设施的清洁维护的高需求,与传统人工高空作业方式却面临着安全风险大、作业效率低、综合成本高等现实矛盾,深圳企业将目光瞄向智能高空清洗市场。

记者在万勋科技展区看到,多款首次曝光的具身智能柔韧机器人产品与服务,凭借“柔韧力量”与低空经济场景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提供了全新丰富的解决方案,成为全场焦点。万勋科技将具身智能柔韧机器人与无人机平台深度融合,展示了Pliabot®柔韧技术对无人机作业能力的颠覆性革新。

现场以柔韧双臂机器人为代表的互动展示装置,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操作和体验,切身感受具身智能柔韧机器人技术及其独特优势。它们可自由伸缩弯转、可主被动适应与形变,还力量感十足,能举起数倍于自身重量的哑铃,更能在恶劣的风、沙、水、土,以及频繁外力干扰等恶劣环境下依然“挺直腰板”,保持作业状态。

“我们的无人机可以实现零距离、不怕撞的空中精准作业,不仅清洗得更干净,还可以节省30%的人力成本。”万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成晖告诉记者,基于柔韧关节的独家赋能,万勋科技旗下空中柔韧作业机器人有着更加独特的技术与应用价值。比如,猎户座AP3-P3柔韧系留清洗系统,可实现AI自适应平衡、柔韧缓冲碰撞及多角度灵活调整,可“零距离”抵近作业,让作业面清洗压力最大化,搭配P系列专用动态智控水处理系统,实现安全强效劲洗。

为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万勋科技在大会上全球首发汎汐®机器人服务品牌,聚焦城市高空幕墙清洗、风机运维等场景,以“按需服务”模式提供一站式作业,客户无需购置设备即可享受柔韧机器人技术红利。本届展会上,万勋科技已与多家能源、建筑领域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新产品新场景规模应用背后安全是关键

数据显示,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拥有上中下全产业链,整机制造及链上企业2000多家,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有全球70%的消费类无人机市场、4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深圳无人机产业增长率达到48%,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超过1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记者在展会上看到,从前端到后端,从制造到服务,从行业巨头到新兴企业,各路展商携最新技术与产品精彩亮相,也吸引了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参与。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许多地区“向天发展”的热情高涨,一些地方已经从试点向规模化应用迈进,城市空中交通(UAM)、先进空中交通(AAM)、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无人机物流快递、应急救援等新的应用场景陆续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各类产业的融合加快推进。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的过程中,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也是重中之重。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认为,安全是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生命线,是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政府的顶层设计为低空应急铺平道路,推动其从试点走向规模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表示,航空应急救援不仅是提升低空经济活力、增强应急管理体系效能的关键手段,更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认为,低空数字经济进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轨道,一方面是必须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如数据泛在感知、网络快捷联接、数据云存智算等基本技术条件;另一方面是必须享有全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生产运营、低空数字管理等。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