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10日讯(记者 杨鸿沣 通讯员 王翠霞)“一个纵队”“减速”“慢行”“右转”……响亮的口号在骑行队列中传递,30 名青少年骑手身影组成了流动的风景线。7 月 7 日至 9 日,由厦门市教育局、湖里区教育局、厦门双十中学湖里分校联合主办的 “双十绿碳・骑迹寻珍探鹭岛” 中学生自行车夏令营顺利开展。63公里的跨岛骑行路线,既串联起现代都市的活力与海滨风光的灵秀,更蕴藏着与城市历史的对话。

首日,骑行从双十湖里分校启程,首站抵达五通灯塔公园,逢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历史老师以抗日影雕为“活教材”,抛出“古渡口如何见证抗战史”的探究问题,引导营员们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勿忘国耻”;午后,师生跨海骑行至海堤纪念馆,看着老照片中工人们顶着烈日筑海堤的场景,听着王翠霞校长讲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且头顶敌机轰炸危险的奋斗故事,让刚刚经历高温骑行路程的营员们觉得“今天吃的这些苦不算什么”。

次日,队伍沿集美湖穿越海上自行车道,集美学村的嘉庚纪念馆内,史料与学村人文气息相融,让“教育救国”的信念具象化;银贝斯工厂里,碳纤维自行车的诞生过程,将“科技强国”的时代命题与工业文明进步紧密相连;返校后的自行车拆装实践,从“拧错螺丝”的争执到“分工协作”的默契,营员们在动手间体会着团队协作的意义。


第三天,环东浪漫海岸线的旖旎风光与环法车队的专业陪伴相映成趣,中外骑行文化的碰撞丰富了运动精神的表达。终点陈化成主题公园内,民族英雄舍生忘死、守卫海疆的事迹,为骑行铺上厚重的历史底色。
“63公里的路程,既是对体能的考验,也是一次穿越时空的体验。”闭营仪式上,厦门市自行车协会会长林金铉有感而发,三天里,营员们擦掉汗水继续向前,从“独自骑行”到“彼此照顾”,是勇气的成长、协作的进步,更是对“责任”二字的进一步理解。

林会长表示,未来协会将继续挖掘骑行背后的城市记忆,让低碳骑行与鹭岛的历史文脉、奋斗精神深度融合,让更多少年在车轮上认识家乡、读懂成长,让“骑迹”延续成更绵长的教育风景。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