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网

十年一剑出塞北,千里冰轨写华章

2025-08-18 14:03:00

2025年8月17日,我国最北高寒高铁哈齐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十年来,哈齐高铁动车组累计安全运行超8189万公里,运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2025年8月17日 新华社)

哈齐高铁十年发展历程,不仅是一条铁路线的成长轨迹,更是中国高铁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成功实践,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缩影。这条穿越严寒的钢铁巨龙,承载着东北振兴的希望,见证着中国速度的奇迹。

踏冰破雪志如钢,创新驱动铸辉煌。当钢铁巨龙穿越千里冰封时,技术创新成为征服严寒的利器。高寒高铁的成功运营,本质上是人类智慧与自然极限的较量。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中国工程师们用一项项技术革新证明了什么叫“知难而进”。这不仅仅是对传统铁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不可能”的有力回击。每当列车在风雪中安全驶过,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交通工具的胜利,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民族品格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一线连南北,双城共繁荣。距离从来不应该成为发展的障碍,而应该成为合作的纽带。高铁的意义远不止于速度的提升,更在于经济要素流动的加速和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当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被大幅压缩,产业协作、人才流动、资源配置都将迎来新的可能。这条高铁线路用事实告诉我们,基础设施建设绝不是简单的“铁公基”,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中,每一条高铁都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绿水青山迎客至,金山银山惠民来。发展与保护的和谐统一,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铁作为绿色交通方式,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节能环保,更在发展理念上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当旅游业因高铁而兴起,当绿色产业因便利交通而聚集,我们看到的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告诉我们,真正的发展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增长,而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发展。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之路,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十年栉风沐雪,哈齐高铁从一条线路成长为一张网络,从CRH5A到CR400BF复兴号,从20对列车到54对列车,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承载着东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随着哈伊高铁等项目的有序推进,黑龙江高铁网越织越密,为龙江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哈齐高铁十年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任何地区都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寒地高铁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发展理念的胜利,是中国道路自信的生动体现。(王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