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网

30位爱书人竞逐“金牌讲书人”

2025-08-28 09:43:00

“一部优秀的好书,需要好的讲书人来传诵,就如伯牙遇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第六届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湖北片区决赛近日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现场,大赛评委、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谢东升说,优秀的讲书人要围绕“通读作品、理解作品、讲好作品”三个步骤来展现一部好书的精华,让观众感受到好作品的“真、善、美”。

来自湖北各行各业的30名选手围绕“文化津梁——品长江之韵 讲中华精神”的主题登台讲读,竞逐“金牌讲书人”荣誉。

边演边讲

决出两名“金牌讲书人”

来自孝感的48岁选手张黎明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阅读之美》为讲述主线,穿插诗人辛弃疾、李白的经典名句,生动诠释了阅读如何赋予人精神力量与广阔的视野。讲书时,张黎明还搬出“绝活儿”——模仿《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书籍中的人物,包括孙悟空、林黛玉等,边演边讲,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最终,张黎明凭借出色的表现,斩获“金牌讲书人”称号。

张黎明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他在工作之余喜爱朗诵,今年4月创立了公益团队“澴声朗诵艺术团”,目前已有热爱朗诵和读书的会员101人。“这是一个以朗诵读书为主的文艺团体,平时大家会有很多的阅读分享。”张黎明认为,不同于演讲和朗诵,讲书需要将声音、形体等融入书中,将书中精髓展现出来,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好书、重视阅读。

与张黎明一起获得“金牌讲书人”称号的,还有来自黄冈的36岁选手刘安邦。“家住长江边,一天又一天;家住长江边,一年又一年。”比赛中,刘安邦在演唱歌曲《家住长江边》片段后,带领现场观众共同品读作家熊召政的同名图书《家住长江边》,“长江不只是一条江河,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的观点引发现场广泛共鸣。

刘安邦是蕲春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就注重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近年来,蕲春县融媒体中心开展了书香融媒读书荐书活动,鼓励广大一线记者积极推荐经典好书、分享读书感悟,让他收获颇丰。在刘安邦看来,讲书人大赛比的不仅是表达技巧,更是选手自身的综合素质及对图书的了解,“通过讲述一本书的形式,吸引更多人来阅读,这是非常好的阅读推广方式”。

文学微雕

将厚重典籍化为文化短章

参加此次湖北片区决赛的30名选手中,有带领学生“共读长江”的小学教师,有让经典“青春绽放”的“00后”大学生,还有守护古籍“对话先贤”的资深图书馆馆员。选手们在方寸讲台间用声音传递书香的魅力。

荆州市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阳琼讲述的是本土纪实作品《长堤巍巍》。她将书中记载的公安堤防变迁史、河道人护堤安澜的奋斗故事与长江之韵、中华精神深度融合,用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生动诠释了长江文化滋养下的本土情怀以及抗洪精神中蕴含的坚韧与担当。

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馆员欧阳芬分享的是楚文化研究著作《楚脉千秋》。从曾侯乙编钟到鄂州铜镜,再到云梦县睡虎地秦简,她将源远流长的楚文化与奔腾不息的长江精神相融合,富有感染力的讲述赢得现场评委与观众的认可。据了解,此次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葛店经开区图书馆广泛动员读书爱好者积极参与,最终,有113位讲书人提交作品参与初赛,欧阳芬凭借实力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湖北省图书馆自2020年策划启动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联动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15家省级图书馆,共筑讲书人培训体系、齐推“云上领读”计划,让“为书找人 为人找书”的宗旨在省际协作中落到实处。此次湖北片区的比赛,创新开展“阶梯式讲书”模式,即通过1分钟初赛、2分钟复赛、3分钟决赛的递进设计,要求选手将厚重典籍淬炼成直击人心的文化短章。

“这种‘文学微雕’艺术,既考验对文本的精准把握,更要求情感收放得艺术。”“理解力是根基,捕捉力是触角,共情力是血脉,想象力是翅膀。”“6300公里长江最小的单元,是家住长江边的每一个人。真正的传承,需要所有长江儿女把整条江河装进心里。”决赛现场,评委们点评时道出了讲书艺术的精髓。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罗罡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读者成长为讲书人,成为文脉薪火的传承者、全民阅读的推动者、文旅融合的促进者,深入社区、村落、学校、企业,踏访山水名胜,用声音的力量让书香弥漫荆楚大地,让智慧滋养万千心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