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网

内外兼修 外贸企业“变”中寻机迎风浪

2025-05-12 17:45:00

全球贸易格局剧烈震荡,开拓内销市场成为江苏各地帮助外贸企业共克时艰、突围脱困的重要手段。在5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外贸优品南京行暨南京都市圈专场活动上,来自近160家各类优质外贸企业,涵盖纺织服装、消费电子、轻工休闲、家居萌宠等品类的外贸优品纷纷亮相,为前来观展的南京及都市圈市民端上了一盘尽显国际范的消费“大餐”。记者发现,无论是被迫转型,还是早有布局,借助这样的平台开拓国内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许多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危机的步伐更加从容。

无惧风浪拓内销

“尽管我们的客户主要来自东南亚,但受关税变局影响,客户短时间内难以从当地银行兑换足够数量的美元用于线上支付,致使我们积压了大量的货品且迟迟收不到货款。那段时间企业人工、资金周转的压力真的很大。”回忆起上月初那段猝不及防的时光,正雨实业(江苏)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杨文喜依然感慨万千。拓展内销,成为企业当时必须做出的抉择。不过,令他惊喜的是,在参与政府组织的多场外贸优品展销会时,他发现公司的冲锋衣等外贸产品在国内市场也有许多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中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多个大型平台进行了有实质性进展的接洽,这让他对未来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充满信心。

“这款项链是什么材质”“图案有哪些寓意”“价格还能再便宜些吗”……在南京威尔斯珠宝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不少市民正驻足浏览着企业带来的系列珠宝产品。自4月19日参加“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启动仪式以来,威尔斯珠宝的身影已连续出现在多场外贸优品展销活动上。不过,记者注意到,与首度亮相时带来的更多是过往面向欧美市场的产品相比,如今,企业参与展销的新品多了许多“本土味儿”。“我们与本地老字号十竹斋合作,以十竹斋笺谱上的‘来仪’图案为基底,推出这款全新的项链产品,给原本具有欧美范的珠宝产品增添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企业CEO丁天雄告诉记者,一系列的外贸优品展销活动具有很好的延续性,给予了品牌相当多的机会,也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平台方接洽,为后续入驻平台、全面铺开国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销现场,来自镇江、扬州、滁州、马鞍山、宣城等南京都市圈城市的42家外贸企业也带来了代表着各自地区优势产业的特色产品。安徽骏雅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日用玻璃器皿、香薰蜡烛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企业订单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不过,在企业外贸负责人牛志豪看来,眼下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在与北美客户的沟通中,我们得知对方也不愿因为关税问题轻易更换供应商,这既是基于多年的合作对我们国内成熟完备的生产与服务体系的信任,也是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产品核心工艺,短期内难以有其他国家供应商实现替代。”他坚信,只要关税危机能够缓解,眼下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广纳优品促破局

外贸企业得以顺利嫁接国内市场,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专业采购商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次活动组织邀请了包括商场超市、平台企业、线上线下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等在内的60余家南京市内大型专业采购商。在南京市商务局指导下,南京电商协会组织汇通达、苏宁易购、南京邮政等20余家优质电商企业采购商,以及淘天集团、京东集团等头部电商平台,与都市圈外贸参展企业围绕产品订购、销售渠道拓展、品牌营销等方面深入交流洽谈,并向企业重点介绍平台绿色入驻通道、流量扶持、品牌共创、资金扶持等纾困举措,帮助企业快速融入国内电商供应链。

“我们的采购团队在现场重点与日用百货、服装、内衣袜、运动器材、户外产品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外贸企业进行了沟通洽谈,与禾素时代等企业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将在展会后进行深度洽谈推进。”华润万家华东大区市场营销部工作人员高彩霞告诉记者,在华润万家“外贸转内销专班”的统筹推进下,苏果超市已引入了多种类型的高性价比外贸商品,涵盖纺织服装、食品、日用百货、健康护理等领域。目前已有超过60款不同品类商品在江苏和安徽的苏果门店上架销售,其中如江苏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夏凉被和抱枕等高性价比、高品质的商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据她介绍,为了保证外贸优品能够快速铺货至更多门店,华润万家各部门全力配合,通过简化流程,将传统商品引进周期全流程缩短至14个工作日,并实现商品到店24小时内完成上架。对于已经通过知名零售商验厂的企业,还提供“免验厂”绿色通道,让优质商品能够更快触达消费者,显著降低了外贸企业转型门槛。

多方协力助转型

今年一季度,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1.3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2%。其中,出口9049.9亿元,增长9.6%;进口4512.4亿元,下降3%。展望可见的未来,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云谲波诡。助力外贸企业更好地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不能也不会止于一场展会。

“下一步,为了更好地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江苏还需从政府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优化、企业能力提升和区域协同推进这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对记者说。具体而言,他建议,政府部门应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品牌建设以及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协助,降低外贸企业转型成本;立足江苏制造业产业优势,可以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出口链条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国内贸易的市场规律;企业自身方面,鼓励外贸企业利用电商直播、社群营销等方式进行国内市场的渠道搭建,并提供相应的政策辅导和支持;还应鼓励省内商业银行积极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相关推荐